目錄
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?
寫完一篇內容,檢查了五次、排版也弄得清清楚楚,
甚至還加了一張圖、附上重點整理……
結果發出去,只有三個讚,沒有留言,連觸及都寥寥無幾。
你懷疑是不是選錯平台,
懷疑是不是演算法不公平,
更懷疑是不是自己根本不適合做自媒體。
但其實,問題不是你不夠努力,
也不是你沒內容,
而是你可能還不知道——這個平台的內容語言,和你想像的不一樣。
Threads 上的內容邏輯,不是輸出,而是連結
你以為「寫出有價值的內容」,大家就會來追蹤你?
這在部落格、YouTube 也許還說得通,
但在 Threads 上,你需要做到的是三件事:
- 先讓人停下來(第一句)
- 讓人感覺你說的是「他心裡的話」,而不是「你想講的知識」
- 讓人覺得你可以陪他,而不是教他
這平台不是一個舞台,而是一個「聊天室」。
能產生連結的內容,才會被留下。
那到底要怎麼寫,才有人停下來?
如果你想讓內容真的「有人看、有人回、有人追」,你可以先從以下三個點檢查:
🔸 開頭夠不夠吸引?
是否是一句會讓人想點進來的問題、觀察、反直覺思考?
🔸 中段有沒有切片化?
你的觀點是不是一坨?還是能讓人一句一句地滑下去?
🔸 有沒有互動空間?
是否有讓人參與、想表態、想留言的機會?
寫作的目的,不是輸出,而是互動
如果你每次都只是在「交作業」,那你的內容就會像冷冰冰的學術報告,
即使再有深度,也很難產生回應。
你可以試著調整角度,不是想「我要說什麼」,而是想:
「讀完這篇,他會想說什麼?」
當你開始這樣設計內容,互動會自然提高。
觸及率、追蹤數,也才會隨之改變。
給你的小提醒:
其實你不是寫不好,
你只是還沒找到,讓內容「停留」的寫作節奏。
我後來整理了一份實戰筆記,紀錄我怎麼從沒人回應 → 穩定增粉 → 建立變現流程。
如果你現在還常常寫完一篇,結果什麼都沒發生……
也許這份整理,會是你內容路上的第一個轉捩點。
《Threads 實戰攻略》是什麼?
它是一份幫你從「發什麼都沒人看」,轉變為「有節奏、有反應、有追蹤」的內容創作指南。
你會學到:
- 怎麼選對題目,而不是亂猜話題
- 怎麼設計內容節奏,讓人一看就想看下去
- 怎麼建立「能變現」的內容結構,而不是只靠爆文
附加資源還包括:
- ChatGPT 寫作提示模版
- ChatGPT個人品牌定位工具
- 銷售導流漏斗範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