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投資往往失敗? 人性投資法

為何投資往往失敗? 人性投資法

目錄

    很多人在投資過程中失敗,原因在於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 - 人性。無論你的投資策略多麼完美,如果不考慮人性因素,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。因此,了解和順應人性是投資成功的關鍵。


    在本文中,我們將分享一個最符合人性的投資策略,並探討如何在投資中取得成功。

    資產配置:關鍵投資元素

    首先,讓我們明確什麼是資產配置。簡單來說,資產配置是指將你的資金分配到不同的投資類別中的過程。例如,如果你有100萬的資金,你可以將其中25萬用於股票、25萬用於債券、25萬用於黃金,並保留25萬現金。根據你的投資喜好,你可以調整這些比例。

    在進行資產配置之前,參考過去的報酬率是明智的。例如,根據《長線獲利之道:散戶投資正典》中的數據,從1802年投資1元到2021年的報酬率如下:股票:233萬元

    債券:2163元
    黃金:4.06元
    美元:0.043元

    顯然,股票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表現出色。因此,資產配置的關鍵是如何分配你的資金以最大化長期回報。

    股票投資:高報酬但需謹慎

    股票在過去的兩百年中表現出色,這一事實不容忽視。根據資本市場的歷史數據,持有股票並構建多元化投資組合是理想的。只要持有期間足夠長,股票的回報勝過債券和現金。

    然而,即使股票報酬如此出色,我們仍然需要考慮人性因素。投資涉及情感,當市場波動時,情感可能會左右我們的決策。以下是為什麼不應該將所有資金投入股票的原因。

    平衡點的重要性

    根據過去的報酬率,股票的年均報酬率約為6.9%。然而,為什麼大多數人不願意全部投入股票呢?這主要有兩個原因:

    1. 大多數人無法承受100%的股票風險

    雖然股票的長期表現優秀,但在短期內會有很大波動。許多人無法忍受資產價值下跌10%或甚至20%的損失。

    2. 人性

    當股票市場上漲時,我們傾向於全力參與。但當市場下跌時,我們希望自己早就清空所有倉位。這是人性的體現。

    因此,我們需要的不是全力擁抱或完全退出,而是找到適當的「資產配置」,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。

    選擇平衡點

    選擇適當的平衡點至關重要。平衡點是某特定股票/債券配置,讓你在市場波動下仍能保持情緒穩定。當市場看漲時,你會感到高興,但同時也會擔心自己未投入更多。而在市場下跌時,你會感到痛苦,但同時也會感到債券和現金的安全感。

    平衡點的選擇取決於個人風險偏好,有些人更積極,更喜歡股票,而保守型投資者則更傾向債券和現金。然而,有一個參考標準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決策。

    巴菲特的建議

    班傑明葛拉漢曾建議,保守型投資者應將股票比例保持在25%至75%之間,而債券比例應在75%至25%之間。他提出的標準配置比例是「50:50」。

    為什麼葛拉漢會提出這個建議呢?他認為,持有一半的股票和一半的債券可以滿足保守型投資者的需求。當股市上漲時,他們可以享受到部分回報,而在市場下跌時,至少一半的資金仍然保持安全。

    這個策略簡單而有效,可以讓人們在市場波動時保持情緒穩定。

    哈利馬可維茲的選擇

    哈利馬可維茲是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傑出投資者。儘管他獲得了這一殊榮,但他的退休金規劃卻非常簡單 - 他使用了前面提到的「50:50」資產配置法。

    他解釋說,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將後悔降至最低。無論市場走勢如何,他都希望自己不會感到太多後悔。因此,他將一半的資金投入股票,一半投入債券,這是最簡單的答案。

    遵循人性,實現長期成功

    簡單的「50:50」配置策略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它順應人性。不論市場是上漲還是下跌,你都能感到安心:上漲時:「幸好有一半的資金在賺錢。」

    下跌時:「幸好另一半的資金很安全。」

    無論市場如何,這都讓你在投資中感到輕鬆自在。

    結論

    總結一下,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資產配置。持有股票可以實現最高的長期回報,但我們也需要考慮風險和人性因素。因此,選擇適當的平衡點至關重要,而最簡單的答案是「50:50」策略。

    這個策略符合人性,讓你在市場波動時保持情緒穩定,享受上漲,度過下跌。但切記,這並不是唯一的投資策略,它也有缺點,例如回報可能較低。因此,你可以考慮運用槓桿來增強這個策略,以提高總體回報率,同時保持情緒穩定。

    投資是一個長期的旅程,只有順應人性,才能夠實現長期成功。

    張貼留言

    較新的 較舊

    Featured Posts

    Featured Posts